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7

爱情的温度

第5、6集

这两集让我想起以前刚认识新对象,两人之间的情愫开始萌芽,但又还未能确定 关系的那种暖暖暧昧的时刻。贤秀和正善在路上相遇,知道贤秀要去图书馆,正善提出用脚车载她过去,然后约好一起吃午餐。过后知道她在图书馆不方便,提出她可以到自己家写作,还煮饭给她吃。整个氛围好暖好粉红,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他的眼中只有她,她也只看得到他。

真希望剧情就这样一直演下去,就像我总是期望暧昧期永不结束。那一段时刻,是爱情刚萌芽最美好的时刻。

好喜欢正善!正面,自信,懂得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知道贤秀是喜欢的对象,毫不犹豫提出交往,为了和贤秀联络买手机。正善比泰京好多了!(这不是吴海英!)

之前我担心徐玄振会一直去接类似的角色,看来我多虑了,贤秀和海英完全不一样。海英不会拒绝自己喜欢的男人来找自己,无论任何时候。贤秀是工作比较大的女人,我想,贤秀或许比较像徐玄振自己。

正善:我加入跑步俱乐部只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想跑步。(不是认识女孩子)

贤秀:我来这里只是为了跑步。(不是认识男孩子)

他这样形容正善:(他不是听你的话)他只是随他的心意做。

正善:当逼我受苦的人对我说那都是为我好,这是一种诡计。

第7、8集

喜欢正善和贤秀的爱情,感觉他们之间是没有猜疑的,因为他们笃定地喜欢对方,所以他们是一定会在一起的吧。他们那种互相被对方吸引的模样,观众都看得太明显了。还没有一部剧的爱情是让我感觉那么水到渠成的,别说是两个阻碍了(男二和女二),就是多来30个,也阻碍不了他们的。

正善:(对贤秀)我从未对你生气、(对洪雅)我没有生气

这句话随着说话人的神情和预期,从字面来看可以有两种意义。一是因不在乎而不生气,二是因怜惜对方不舍得生气而不生气。正善对贤秀有很多心疼和怜惜,贤秀跑走的时候他紧张地叫她不要跑小心不要跌倒,后来贤秀在他家里又跑,他也是叮嘱她不要太过兴奋跌倒。贤秀在社交媒体被批评,他没有去刻意问她只是默默在低下留言说支持,出演电视剧也只是因为要支持贤秀,后来贤秀大闹片场,他就马上要退出。这男人真是默默付出地典范!我喜欢!

反转。宫部美幸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对于主人公深濑和久是又讨厌又同情。他实在是太懦弱了,而他的懦弱是不值得我去同理的,我只想唾弃他。因为过重的自卑感,他即使心里清楚自己正在面对一件非常错的事,也没有勇气出声制止。即使在事后,他的内心懊悔不已,但他从未认为那是自己的问题,而是把一切责任怪到他人头上。就是事情再来一次,我也看死他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

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自我很大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为了不被讨厌,情愿做不正确之事的自私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人生都会流于惯性,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即使是最好朋友遭遇车祸死后,也不能够令他成为一个把内心真正想法讲出来的人。这样的人悲哀又可恨。

不过,有一点可取的是,他认为要捉住幸福,就应该与自己所爱之人坦诚相对,所以他把车祸的真相全数告诉了自己的女朋友。这样的心态,是很正确的。只是,当我又读到在他中学时期,有一名女同学帮助他拜托了被全班同学忽视的困局,他却并不感激那位女同学,而是对她生气,想狠狠揍她的时候,我又困惑了。为什么?不是讨厌法动无视的主谋,而是讨厌帮助了他的人呢?是因为这样的助人方式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吗?我不懂深濑和久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很讨厌谷原和村井这两个人,太过自我中心且不知反省。日本的推理小说里面经常出现这样的人,难道说在日本社会里这样的人到处都有吗?

深濑和久实在不该怪别人不跟他交朋友,他或许可以怪自己长得不起眼,但心态调整是可以自己靠学习做到的,我认为他的心态也太扭曲了。要是连自己也不喜欢自己,要别人如何喜欢你呢?他甚至讨厌那些看起来和他一样的人(可怜的古川)。如果他稍微长得好看些,受欢迎些,可以预想到他大概会用跟别人对待他一样的方式去对待那些不起眼的,看起来软弱的人。这样想的话,会觉得他根本不值得被同理,连同情也该省了,就不该理会这样的人。

The Mist-Stephen King

David是一名画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和老婆Stephanie育有一儿Billy,有一天半夜他们所住的小镇遇到了暴风雨。第二天暴风雨退去,David却发现有一阵奇怪的雾似乎向他们袭来。由于暴风雨破坏了许多东西,David和儿子还有律师朋友便驾车到镇上的超级市场采购一些日常用品。

可是正当他们在排队付钱的时候,强雾袭来,一些害怕的人们跑进来说雾里似乎有某些东西?可是大家都不以为意,有一个女人因为挂念家里的孩子坚持走出超级市场,寻求身边人帮助的时候却无人愿意,大家都认为,留在建筑物里比较安全,可是这女人还是走出去了。

偶然间David和其他三人看到了一名18岁的青年在走出建筑物的一瞬间便被好几条大且有力的触须捉走吃掉。他开始意识到强雾内确实有一些未知的生物存在。他尝试告诉其他人这件事,以此告诫他们,不要走出门外。他的律师邻居却不愿相信,而且还坚持和其他四人一起出外,最后惨死。

在超级市场内一起被困住的还有一名狂热的宗教分子,套主角David的话来说,她就是个女巫。她相信这场灾难是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且必须有人牺牲才会停止。一开始没有人愿意理睬她,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的意志力越来越薄弱,愿意听她说话的人越来越多。

另一个男人提醒了David这点,他们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决定到最靠近的药房看看情况,好为下一步铺路。愿意一起到药房探险的有七个人,结果回来的剩下三个人,其他的都被类似蜘蛛的怪物吃了。

最后David想到吸引怪物的可能是自己身上的气味,于是决定在女巫选定祭品之前奋力一搏,要逃到自己的车上驾车逃走。包括David的儿子,一共有七个人决定上车逃走,可是最后成功上车的只有四个人包括David和Billy。当他们在车里的时候,的确没有怪物来袭击他们,David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老婆还在不在,却因为路上有树作罢。最后他们一直往南方逃去,故事就此结束。

我并不是那么喜欢这本书,有太多疑问了,那些怪物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制作出来的?那些雾涵盖哪里?整个美国吗?还是全世界?为什么没有人来救援?David的老婆有没有死?他们以后的路又如何?我不喜欢任何故事或电影里面有小孩子死去,而且Billy一直找妈妈让我觉得好心酸。我不是说爸爸没用,可同样是逃亡,有妈妈一起总是没那么遗憾。不过我也不能否认这书写得真精彩,那些困在超级市场里面的人的心态,有的人即使事实摆在眼前也不相信,不知被什么蒙住了心;有的人因为不相信自己,选择迷信,甚至残害同类也在所不计。有一句老话,可怕的不是怪物,而是人心。整本书读起来很顺,有的地方会想快进,而且我读到一半就翻去看结局(Billy死掉的话我才不要继续看)。

我第一次看这种怪物故事(就是文字版),其实这样看比电影更可怕,电影就算血腥,闪一闪也就过去了。可是文字的话我会去想象,当他描写到那些人如何被怪物捉走,被吃掉肚子,头也掉了,那种感觉比看电影深刻得多,因为那画面会留在脑海更长时间。

看完之后我立马搜书名,原来已经拍了电影(我早该想到的),电影的结局比小说更黑暗,小说还给你想象,或许David的老婆没死,或许他们会找到救援中心。。。。可是电影居然让David在打死所有人(包括Billy)之后才迎来救援,真是讽刺啊!我真心不喜欢这种结局,可是也不禁感叹导演真是敢拍啊!真是太独特了这样的结局,也不是说想不到,只是,不会有人真的这样拍出来的吧???反正很多人大赞这个结局,豆瓣上也有很完整的说出所有电影想表达意思的影评。我不会想要看电影,不过还蛮高兴看了这本书的。所以才有了这篇读后记。